[考古日报Vol.41]云南祥云大波那古墓群考古发掘的重大发现
2019-01-08浏览量:1335

文章来源:中国网


出土木棺及文物

中国网讯 继2014年入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遴选产生出的6项“201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后,当年再次入选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云南祥云大波那墓地,曾因在考古发掘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引起相关部门和考古人员的关注,并在当地产生轰动。

如此高规格的古墓群在这个历史遗迹众多及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村落被发现,虽然偶然,却有着一定的必然性。2013年初冬的一天,祥云县刘厂镇大波那村群众在挖蓄水池时,意外挖掘到一处墓葬。此后,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大理州文物管理所、祥云县文物管理所参与的考古发掘团队,于2014年7月对墓葬群启动了发掘工作。

出土有多具蓝色遗骨尸体的木棺

此处距大波那铜棺出土的地方不远。1964年3月,出土震惊全国的大波那铜棺,据测定为战国时期的墓葬文物,不仅是全省出土最大的青铜器,并且在全国罕见,被列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成为史家研究者研究青铜文化的国宝,现馆藏于云南省博物馆,为镇馆之宝。

祥云县在组织对大波那进行文物调查堪测中,发现了古墓葬群和众多的墓葬、灰坑。

经国家文物局同意,如期启动大波那古墓群考古发掘工作。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初期,相关专家和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利用考古技术,在一个果园里探测出古墓的方位和规格,并标出具体位置,为保护与发掘做好了前期工作。

大波那古墓考古发掘

云南省考古研究所专家组采用三维激光扫描、PDK测绘、航拍等新技术,在近两个月的发掘中,发掘出两处人类活动遗址和数座古墓,并陆续出土了一些陶罐、陶片和青铜件。考古专家组采取科技手段保护技术,使古墓群发掘取得了成功,并不断总结出古墓群考古发掘和文物田野发掘保护的新技术。

发掘工作进展非常顺利,不但清理出一批高等级墓葬,更出土了令人惊异的蓝色遗骨,这是在很多墓葬发掘中极为罕见的。这些骨骼为什么会呈现蓝色?至今,考古工作者仍在通过各种方式寻找答案,积极揭开大波那古墓蓝色遗骨之谜。

对比半个世纪前大波那铜棺的发掘,这是一次富有现代科技含量的考古发掘行动,极大地保存了文物信息。

考古发掘研究表明,大波那古墓群是滇西地区少有的高等级墓葬群,出土了25个墓葬,同时出土的还有280多件陪葬品和令人惊异的蓝色遗骨。

在发掘中,还出土了一个尤为特殊独木棺。专家们从加工痕迹推测,这块重达2吨的整木,制作工具可能使用了战国时期常见的青铜斧或青铜钺。可以想象,在两千年前的制作难度。

大波那古墓区域

而对于大量出土的蓝色遗骨,考古学家进行了观察和检测,发现遗骨上的蓝色物质分布并不均匀。经过考证,这些骨骼多为20到25岁的年轻男性,也有少数女性,他们究竟为何而死,为何进行合葬,又为什么将其骨骼染为蓝色?目前仍未得出准确的结论。

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发掘的数十个墓葬中,蓝色骨骼主要来自几个大型墓葬,而较小的只出土了普通的人骨。凭推测,蓝色骨骼也许意味着身份不同,有可能代表着高贵的地位。

这次考古发掘,发掘墓地面积800余平方米,清理墓葬25座,其中长度大于6米、宽度大于2.5米的大型墓葬6座,其余为中小型墓葬,墓葬开口层位基本相同,墓葬构建较为考究,墓底多经铺垫,边壁涂抹多层膏泥,棺椁间用灰膏泥填塞。随葬品中的陶器类多放置于墓西上部,少量放置于棺内;铜器多放置于棺内底部的两侧。考古发掘确定,大波那墓地发现为高规格战国秦汉墓葬,在云南战国至西汉时期属大型墓葬,应为滇西地区一个等级较高的墓地。

随着时光的流逝,祥云大波那古墓考古发掘暂告一段落,考古现场虽然没有往日的热闹,但不少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仍在为之努力工作,从发掘出的古墓群中获得更多的历史信息。(文章来源:中国网)

上一篇: 刘厂镇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