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国民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信息化工作正日益成为科研单位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科研创新的有力支撑、科技服务的主要平台、科研管理的有效手段,信息化的建设和利用状况,已成为现代科研院所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和单位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农业科研国家队,中国农科院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一流科研院所过程中,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助力科研创新工作更便捷高效地开展,如何为科研管理与决策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服务,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破解、去实践。
一、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科研管理信息化不仅仅是购买服务器等硬件和定制开发应用软件,而是一个将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应用于科研和管理活动的过程,具有丰富的内涵。
从管理层级看,我院科研管理信息化包括院、所、团队、个人四个层级的信息化。不同层级的信息化需求各不相同,同时四个层级的信息化又相互关联,需要我们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统筹考虑。
从业务类型看,科研管理信息化可以分为管理信息化和科研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是指办公、科研、人事、财务、基建、监察、党建等业务管理的信息化,其具有“一固二提高”的作用,即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固化相关制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科研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科研过程中信息的获取、存贮、分析、应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例如:文献信息的获得、存贮、分析,科研数据的记录、存贮和统计分析,科学过程的分析建模与模拟。
从科研范式发展变化来看,科研管理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科学研究中不断深化应用的过程。最早的科学研究以观测和实验为主,偏重于经验事实的描述,观测和实验多带盲目性,被称为科研第一范式,也是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很低的阶段。随着现代科学的诞生,偏重于理论总结和理性概括,遵循“假说--实验验证--理论”的研究路径,被称为科研第二范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科研第三范式,以模拟为主的计算方法来支撑科学研究过程,根据已知规则来编制程序,使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解决复杂的理论分析。近年来,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即科研第四范式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的关注,基于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去发现新的知识,即使用程序来发现未知规则。从引力波的发现和黑洞照片构建,再到农作物全基因组选择育种,这些科研活动都需要极大规模数据处理技术和环境来支撑,需要为数据密集型科研提供数据池和计算力,是信息技术应用的高级阶段。
从技术角度看,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包括硬件基础设施(网络、服务器、路由、交换机、机房)、软件应用系统(网站、邮箱、协同办公、流程管理等各类业务管理系统,科学数据计算、科学过程模拟和分析等专业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各类管理数据库、科技文献库、科学数据库等)、信息安全(数据和信息的保密与共享)等几个方面。
二、科研管理信息化工作的主要任务
围绕“一流的科研院所必须有一流的信息化支撑”这个工作总目标,针对我院信息化工作现状,科研管理信息化主要任务包括:科研管理的“六系统”、应用支撑的“一朵云”、决策支持的“一个数”、网络连接的“一张网”,再造一个数字农科院,全面提升我院智慧管理能力,使得信息化发展和应用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科研管理应用系统建设是科研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核心。在企业信息化中,围绕产品生产过程一般设计“供、产、销、人、财、物”六类信息化应用系统。我院作为主要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研单位,职责和使命就是知识生产和技术创制,在这个过程中,输入是文献、数据、想法、各种实验耗材,中间是各种实验过程和数据分析计算过程,输出是论文、专利、标准规范、共享数据集、核心技术、重大品种、重大产品等。科研管理“六系统”(科研物资采购系统、科研人事财务一体化系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系统、科研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科技文献服务系统、科学数据管理与计算系统)就是围绕上述科研过程中科研人员的痛点和难点来建设。科研物资采购系统重点解决科研活动中量大高频的试剂耗材等科研物资的便捷、高效、可监管的采购问题。科研人事财务一体化系统就是从科研人员的视角出发,围绕创新工程和其他科研项目,让科研人员从网上的一个入口就能方便、高效地完成团队、项目、人才、平台、国合、经费、成果的一体化过程管理,把更多的时间留在科技创新上。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系统重点解决科研成果宣传展示和交易的需求。科研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就是利用上述业务系统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清洗、集成、汇总、统计,支持团队、所、院各级管理和决策。科技文献服务系统和科学数据管理与计算系统重点解决科研人员快捷高效及时获取国内外科技文献和科学数据存贮、计算、共享服务的需求。
云环境建设是科研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基础。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和云服务技术的快速发展,云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2017年我院的私有云--农科云开始提供服务,该云平台具备40GB高速业务网络、80物理CPU/9T内存的计算资源池、440T存储备份资源池,并由边界防护、区域防护、虚拟机防护等组成安全防护体系,目前已有近百个应用在农科云中稳定运行。实践表明,云环境建设在推动我院软硬件资源的共建共享,减少在硬件基础设施上低水平重复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应继续加大农科云的建设力度,为全院提供安全和稳定的云服务,鼓励各研究所把信息化资金主要投到驻地接入网建设上,更多的应用系统直接迁移到农科云中,不再需要重复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集聚资源建好全院信息化应用支撑“一朵云”。
数据资源集成共享是科研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关键。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一般按照功能模块来设计,例如分成协同办公模块、科研管理模块、人事管理模块、财务管理模块等来设计建设,这种设计模式容易造成数据孤岛,需要通过标准规范和各种接口来实现不同模块之间数据资源的集成共享。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数据驱动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模式正逐步成为一种新模式。这种模式以科研单位的数据为核心,先形成科研人员维、科研项目维、科研经费维、基地空间维这四个维度的科研单位全息数据模型,然后围绕数据模型,以流程的方式构建各种管理功能模块,以数据集市和关联分析的方式构建各级决策支持模块。下一步,应积极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采用数据驱动模式研发全院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解决统计报表多、交叉重复、数出多门的难题,形成数据从各类日常业务管理系统中来的机制,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科研管理数据资源的集成共享,真正实现支撑各类评价监测、管理决策的“一个数”。
网络门户是科研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入口。随着科研管理信息化工作开展,各类应用系统越来越多,面向公众和内部的信息服务网站也花样繁多,访问应用系统和信息服务网站的方式也有桌面电脑、笔记本、手机、平板等多种形式,因此急需统一科研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入口,让信息跟人走,而不是人跟信息走。下一步,应理清院门户网站与机关局网站、研究所网站、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智慧农科协同办公平台、六个科研管理系统的关系,通过资源一体化管理和用户分级分类与权限管理,实现一个入口就能随人随时随地的高效便捷的信息访问和数据处理,真正形成全院网络连接“一张网”。
三、推动科研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措施与建议
硬件是买来的,软件是用出来的,平台是管出来的,可见科研管理信息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相关工作需要采取切切实实的措施来持续推动。
领导重视与多级联动。科研管理信息化工作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涉及到科研单位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再造,需要领导重视,从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工作经费、政策措施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科研管理信息化工作也离不开院所团队各级积极性的充分发挥,院机关各部门、院属各单位要把信息化工作当作重要工作来抓,明确责任、健全机制、多级联动,才能共同做好全院科研管理信息化工作。
专业支撑与集约发展。高质量的信息化建设、高效率的信息化运维离不开高水平的支撑队伍,需要建立专门的信息化支撑人才引育机制,吸引和稳定信息化技术人才,形成专业化的支撑力量。各研究所科研管理信息化工作内容相近,各自寻找信息化公司支撑,容易造成水平差次不齐、数据资源共享难、建设经费重复投入、信息化工作可持续性差等问题,应通过搭建公共平台、通用应用上云和开展个性服务等措施,充分发挥专业化的支撑力量作用,实现全院科研管理信息化的集约发展。
资源共享与信息安全。资源共享与信息安全是一个矛盾体,需要针对科研工作特点,根据方便工作和符合规定的原则,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和平衡点,并采取切实措施来落实,包括制定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运行规则,强化科研管理数据来源标识,对数据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以及数据保密和备份,根据国家相关保密规定,规范科研管理数及附属产品的发布和传播。